carezoe.com
| 欢迎您
carezoe.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上海资讯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规划





上海社会科学院商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朱连庆表示,在国际贸易中心几百年的发展史中有一个鲜明特征,就是与航海贸易和港口城市密切相关。大航海推进了大贸易,大贸易带动了沿海城市与国家的迅速崛起,形成象征着财富集聚的国际贸易中心。



欧洲最早在地中海沿岸形成希腊、罗马、米兰、汉堡、威尼斯等商业都市和贸易中心。15世纪进入大航海时代,葡萄牙人、荷兰人把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了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沿岸,催生了一大批海港贸易城市,如欧洲的巴塞罗那、里斯本、阿姆斯特丹、伦敦、利物浦以及大洋沿岸的孟买、雅加达、马尼拉、墨西哥城、巴拿马城、纽约、悉尼等。航海贸易的兴旺发达,推动了欧洲的工业革命,近代意义的国际贸易中心伦敦、纽约、鹿特丹等纷纷崛起,之后经过二战洗礼,东京、香港、新加坡等新兴城市陆续加入,这些都是目前国际贸易的中心城市。



因此,上海建设“两个中心”,势必为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而反过来,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的提升,也会为“两个中心”提供大量需求和更广阔的市场。



在朱连庆看来,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是存在不少优势的。首先,历史上,上海曾两度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贸易中心。第一次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口岸大门洞开,被誉为“东方巴黎”;第二次是计划经济时期,作为中国最大的工商城市,上海拥有大量的可供商品,并以特定的三级批发贸易体制,占据了中国流通市场的中心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又一次给上海创造了机遇,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上海重新成了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和外贸港口。



同时,上海有着通江达海的地理位置、吞吐量居世界第一的海港码头、雄厚的工业基础、足够的城市经济规模,有中国最具实力的长三角腹地依托,以及对于长江沿线中西部的辐射影响力和四通八达立体化的海陆空交通网络,这些都成为构建国际贸易中心强有力的支撑。



不过,与国际一流的贸易中心相比,上海同样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沙海林表示,以国际水平为参照,上海的商贸业综合实力还不强。上海服务业增加值仅有香港的四分之一、东京的十分之一,社会消费品零售规模和商品销售总额不足纽约的六分之一。另外,上海的市场定价和资源配置能力相对较弱。除了铜的价格,其他大宗商品基本没有体现定价话语权。这些都是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需要解决的问题。



朱连庆认为,上海目前在国际商业购物中心、商品货物流通中心与贸易服务中心方面,都还有许多“功课”要补。比如,国际商业购物中心方面,民族商业的品牌化、连锁化、信息化、国际化远远不够;商圈建设的盲目攀比,重复建设的状况有增无减;全市的商业空间形态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布局;而在国际商品货物流通中心方面,由于自身的外贸运营能力不足,国际“中转贸易”份额很低,商品大流通体系尚未很好建立。既没有像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那样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调运配送营运大流量商品的跨国大鳄,也缺乏各行各业的大批发流通企业,以及标志性的大宗流通商品货物。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也指出,上海尚未形成真正具有集聚力和辐射力的网络核心优势,贸易集散功能还在低水平徘徊。另外,由于长期 “重外贸轻内贸”,上海曾经的内贸中心地位现已被“小商品市场”义乌所取代,近年来上海国内贸易总额始终维持在全国的4%左右徘徊不前。



专家表示,上海尚未形成内外贸一体化并具有广泛资源配置能力的贸易主体。由于长期以来内外贸的体制分割,上海的几大商贸流通企业在贸易功能上都有所短缺。



此外,数据还显示,上海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直徘徊在50%左右,这与纽约等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均超过70%、香港高达91%有不小差距。朱连庆表示,上海的商检、报关、货代、理赔、会计、物流等服务行业的发展不足;与国际贸易有关的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会展经济、楼宇经济、虚拟经济、旅游经济、电子商务、采购中心、展贸平台等多元经济和衍生产业的发展不够。在实行国际通行惯例和规则、具有较为健全的经贸法规和商务信用的国际贸易制度建设方面,以及国际贸易的人才培训、教育方面,都存在不少瓶颈,需要尽快跟上。



会展业与体制创新成“突破口”



据了解,此次出台的国际贸易中心“规划”,对未来五年上海努力的方向提出了明确的量化指标。比如,在市场流通规模方面:“十二五”上海的商品销售总额将突破8.7万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3%左右;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2万亿元,占全市商品销售总额比重13.8%。



在贸易总量规模方面,《规划》要求,上海市进出口总额应达到5400亿美元,年均增长8%左右;上海关区进出口总额11026亿美元,年均增长 10%左右;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其中离岸服务外包总量规模45亿美元,年均增长30%。同时,专业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取得国际认证的注册会计师、律师、咨询机构及人员大幅增长,初步形成十大服务全国的贸易和投资促进平台体系,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0个以上等等。



目标已经明确,那么,从哪些方面着手寻求突破呢?沙海林表示,未来五年上海将尽力打造“十大平台”,主要包括国际级会展设施平台,提高会展业发展水平;建设国际贸易和海外营销促进平台,构建全球贸易网络枢纽节点;建设中国技术进出口交易平台,加快服务贸易发展;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增强市场体系价格发现功能;打造服务业集聚区平台,大力发展和贸易相关的服务业;建设近悦远来的购物和消费平台,推动上海“购物天堂”建设;构建内外贸一体化平台,提高贸易主体市场竞争力;建设财经信息国际信息港平台,促进财经信息服务业发展;建设国际贸易机构集聚平台,形成贸易中心枢纽功能等。



这十个平台的建设不乏亮点,比如,在提高会展业发展水平方面,上海正在虹桥商务区建设国家级大型会展场馆,其规模可居国内外之最,“目前项目立项、土地出让、外围配套等相关工作正在有序地推进,争取尽快开工。”沙海林表示,建立国家级会展项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上海区域优势和辐射能力,实现国务院将上海建成四个中心的发展目标。“这个项目的主体是上海博览会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注册成立。首期注册资本也全部到位,项目立项、土地出让、外围配套等相关工作正在有序地推进,我们争取尽快开工。”